紫霄宫景点

武当山紫霄宫景点简介
紫霄宫景区

紫霄宫,又名“太元紫霄宫”,明代宫观建筑,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的武当山。坐落在武当山的主峰天柱峰东北的展旗峰下,占地面积约27.4万平方米。面对照壁、三台、五老、蜡烛、落帽、香炉诸峰,右为雷神洞,左为禹迹池、宝珠峰。周围山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,明永乐皇帝封之为“紫霄福地”。

紫霄宫是武当山保存较完整的皇家宫观建筑群之一。同时也是武当山保留比较完整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1932年,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红三军司令部所在地,贺龙元帅曾居此。

1982年02月24日,紫霄宫作为皇家庙观建筑群,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1984年,紫霄宫作为全国重点宗教活动场所开放。

1994年12月,作为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《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》。

1999年,武当山道教协会先后维修了紫霄宫大殿、圣父母殿、东西宫道院、钟鼓楼,新建了武当道教展览馆、东宫坤道院。对紫霄宫山门外的禹迹池进行整修,对宫内南北御碑亭进行了加顶和彩画。

2015年9月湖北省政府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有关规定颁布对(编号40-5)紫霄宫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工作。

紫霄宫景区

紫霄宫属全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,入道道人就必须严格按道教教义和戒律要求自己,熟知道教五术。道教五术分别为“山、医、命、相、卜”。“山”,就是以打坐、修炼、武学、食疗等方法培养完满的人格。“医”,即用方剂、针灸、诵经、灵治等方法,达到保持健康、治疗疾病的目的。“命”,是以道术推定人的命运,从而改善人类发展的学问。“相”,是用眼睛观察所看到的物体,以进行趋吉避凶的一种方法。“卜”,就是占卜、选吉和测局等方法,来预测及处理事情。

武当道教制定的清规戒律是用以约束道士思想言行、防非止恶的条规,是道士修道必须遵守的清规。道教戒律种类很多,基本的戒律为五戒、八戒、十戒。重要的有《太上经律》、《洞玄灵宝天尊说十戒经》、《天仙大戒》、《初真戒》等。清规,由各道观自己订立。对犯律道士的处罚,轻则跪香、催单(劝离)、革出(逐出)、杖出(杖责逐出)等。在武当山道观中,有史可据的共6份,即:紫霄宫混元宗坛临时监院清规例、紫霄宫混元宗坛清规榜、太和宫清规榜、自在庵条规、五龙宫条规、南岩宫条规。

紫霄宫拥有众多珍贵文物。如紫霄大殿四周,陈列着上百尊元、明、清代铸造的神像和供器,大多为铜铸饰金,琳琅满目。这些文物,是民国初期武当山宫观倒塌时,移置于此。

紫霄殿前有一座约2米高的铁铸香炉,炉身为明永乐十四年(1416年)所铸,炉顶为明正德十年(1515年)铸造,炉上还刻有三个“卍”字。此字读“万”音,意为“吉祥云海相”,在佛教造像中也时有运用。赑屃亭内耸立巨大之圣旨碑(明永乐刻石)。

紫霄宫还珍藏着一部《高上玉皇本行集经》,共三卷,为明正统五年(1440年)由翰林院手抄金字,纸为泥青简。历时500多年,仍崭新如初,金光闪耀。1982年,武当山出土的一条金龙,为明建文元年(1399年)湘王朱柏所造,长11.5厘米,高5.2厘米,工艺精湛,栩栩如生。武当山沿途宫观,都是文物宝库。这里众多的塑像、法器、几案、供具、经书、碑碣,都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,对研究中国道历史,是难得的第一手资料。

紫霄大殿为紫霄宫的正殿,是武当山保存下的唯一的一座重檐歇山式木结构殿堂。这座在中国古建筑中屈指可数的抬梁式大木结构的道教建筑,其结构、布局科学合理,艺术风格协调统一,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,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独具风貌。同时,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沉积有历代工匠的技术和智慧,集中体现了中国 明清建筑 的辉煌成就,具有重要的观赏和科研价值及历史和思想信仰等意义。

紫霄宫主要建筑有

紫霄殿

紫霄殿大殿面阔进深各五间,高18.3米,阔29.9米,深12米,面积358.8平方米。共有檐柱、金柱36根,排列有序。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大木结构,由三层崇台衬托,比例适度,外观协调。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。柱头和斗栱显示明代斗杠的特征。梁架结构用九檀,高宽比为5:2.5,保持宋辽以来的用材比例。殿内金柱斗栱,施井口天花,明间内槽有斗八藻井。明间后部建有刻工精致的石须弥座神龛,其中供玉皇大帝,左右肋侍神像,均出自明人之手。

龙虎殿

龙虎殿,殿内中间供奉的神仙是王灵官,为道教里的护法神,王灵官本名王善,相传他有三只眼睛,能分别善恶,惩恶扬善,性情刚直,办事公道,铁面无私。殿内两旁则是青龙白虎泥塑雕像,其怒目圆睁,龇牙咧嘴,身着胄甲,手持戈戟,形象生动传神,使人望而生畏。这两座神像是元代雕刻家刘元一的传世作品,是武当山的泥塑珍品。

父母殿

父母殿俗称荷叶殿,此殿崇台高举,秀雅俏丽,供奉净乐国王明真大帝和善胜皇后琼真上仙。殿后即太子岩,系一天然洞穴略加人工开拓而成的石室。左神龛内供奉的是观音,右神龛内供奉的是三霄娘娘、送子娘娘等。称为百子堂。

碑亭

赑屃驮御碑亭坐落在崇台石台上,亭内的赑屃驮御碑都是用一整块青石雕刻而成,碑高8米,长4米,宽2.5米,重98吨,赑屃驮御碑形体完整,雕刻精细,赑屃驮御碑,俗称“龟驮碑”,赑屃不是龟,它是龙的八子,善负重,皇帝让它来驮圣旨,意在江山稳重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景区指南武当山景区

玉虚宫景点

2019-1-7 1:05:50

景区指南武当山景区

南岩宫景点

2019-8-23 19:26:19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